11月15日,由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辦,以交流·互鑒·傳承·發展為主題的山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落下帷幕。展會期間,來自全省各地的非遺傳承人匯聚一堂,150項代表性非遺項目亮相本屆非遺精品展,現場參觀市民達1萬余人次,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山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的活態傳承,集中展示了近年來山東省非遺保護工作成果,搭建省內非遺交流合作的互動平臺,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一場集觀賞性、參與性、體驗性于一體的全民盛宴。精品展的舉辦對于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我省非遺文化內涵,全面展示我省非遺的獨特魅力,促進全省各地市文化交流和文化繁榮,為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發揮積極有效的重要作用。
據了解,山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前三屆非遺精品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一是豐富展演內容,匯集提升人氣。開幕式上,商家大鼓、洪派太極拳、禪修茶道等展演類非遺項目輪番上演,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欣賞。二是優化參展結構,產品更接地氣。來自全省16市的參展項目大多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進一步拉近了非遺與群眾之間的距離,讓非遺真正融入生活。
在實現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此次精品展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初步統計,現場銷售額達40余萬元。參展的非遺傳承人紛紛表示,第四屆非遺精品展的舉辦既打造了文化品牌又積累了人氣,希望以后繼續參加。
今年以來,淄博相繼舉辦“一十百千萬”非遺十大門類展演、“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一系列非遺展演展示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淄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非遺精品展為契機,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性、傳承性,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